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资源环境、文化生活、科技教育等需要改善和提高,还面临运行机制、增长动力、人口结构、国际经济局势等方面的挑战和制约。为了发挥基础素质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本得到积累等优势,激发网络经济、新型城镇化等新增长点。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如何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然不是靠当权者的口号,需要靠改革的意志和决心,更需要靠措施得当、手段有效。说白了,拿出点真东西出来!

   一、将财政收入比重将到GDP15%(20%也行)。就目前而言,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在当前经济发展速度下行的状态下,结构性减税将成为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说白了,国家财政其实就是在与民争利、与企争利、与发展争利,当然国家作为全民的代表,也需要正常运行,做好服务,经费还是需要的,那么你能不能把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5%以内呢?该简政放权的就简政放权吧!加快做作以下事情:

    一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改革。我国营业税和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一半以上,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降低重复征税,将有利于中小企业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

   二是整顿不合理收费。除了正规的税收负担,我国中小企业以及民众承担着多样的不合理收费,特别是交通运输费用、接待招待费用等,这些不合理收费严重吞噬营业利润,也可能有些企业通过费用输送进行了逃税。整顿不合理收费,合规合法征缴税收。

    三是扶持弱势产业或潜力产业发展。对于基础性行业、中小企业、高科技等潜力行业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初期1-3年免了也行,3-10年减半。

    二、改变“官本位”待遇,建立“创业创新”本位。“官本位”体制难以建立创业创新体制,大家争相当官其实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使人才、人力的浪费。只有将对自然界、对客观世界、对社会规律等对科学的研究,以及对技术的开发应用,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改变我们的生活。当前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如何在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下获得领先的发展地位,这和我国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密切相关,我们又没有胆量彻底破除“官本位”,树立人才本位呢?

    一方面,要提升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在长期政治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下,我国特殊人才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压抑,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受到了严重削弱,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不高。激励创新发展,提升技术职称职务的地位和待遇,可能会有效地激励创新。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网络经济和数字管理开发利用的支持和激励。各行各业等候在进行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这也是网络信息经济的必然要求。有意识地加大对新经济的扶持和激励力度,有利于我国民间的创新创业、升级改造的热情。

三、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激发个人才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面临城乡、行业、区域、职级等多方面的差距拉大,对经济发展特别是扩展内需的阻碍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研究多年仍未出台,可见其阻力非同一般。但不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恐怕会窒息经济发展。

一是规范国企员工特别是高管的年薪。高管年薪不能超过普通员工平均工资的3.3倍。近年国有企业薪酬待遇增长远远快于国民平均收入增长,而高管年薪增长更快,我国企业高管年薪已达到普通员工的12.7倍,远远高于德日的3.3倍,甚至远远高于英美的6倍,成为社会的诟病,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极大讽刺。对国有企业高管而言,在我国相当于政府的官员,应当按相应的公务员职级进行浮动确定薪酬。

  二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破除只有管理是生产力的狭隘认识,确立更为广泛的特殊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是生产力的认识,将其他特殊人才与管理人才等量齐观,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行政负责人仅仅提供后勤服务和沟通交流,取消其行政管理和审批权力,不要干预正常的业务运作。

  三是缩小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扶持低收入群体,研究解决技术工人、熟练工人的工资待遇及其他待遇,诸如户籍、保险、教育、养老、住房等问题。成熟的行业和地区,工资待遇应该没有什么差别才好。

   四、规划城镇化发展,平衡发展动力。城镇化和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比如老龄化、养老保险、就业与收入、房地产、产业升级等,如何进行城镇化的谋篇布局及准确规划每个城市功能定位,如何克服和处理城镇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需要展现我们管理层高瞻远瞩的大智慧。

   一是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内在的动力机制,总结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而提出符合我国特点的、顺应历史潮流的、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城镇化模式。

   二是切实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层面的体制机制问题,争取以综合发展和市场化的大视角,来规划我国城镇化的路径,切实解决城镇化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支撑,合理引导我国城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不懈的增长动力。

   五、改革金融体制,稳定货币环境。金融的高效运行是经济发展转型根本保证。没有稳定的货币环境,实体经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稳定的货币环境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目前,人民币汇率去想平衡,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同时新的经济发展范式对货币的需求不确定性较大,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是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提升资金运用效率,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而合理的市场定价才能真正找到资金价格,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是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的有效路径。

   三是促进人民币有效均衡汇率的市场定价。人民币汇率的动态均衡有利于形成合理有效的对外价格,最大化国民经济福利水平。

   四是加快金融创新,实现金融机构自由进入和退出。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五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地金融服务。

   六、健全保障体制, 释放消费动能。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稳定器。作为消费者, 面对目前和即将需要支付的生活需求不断增加,一般会强化储蓄倾向, 把收入中更多的部分积攒起来应付未来的生活所需,强化流动偏好, 在手头上保存更多的现金,以防止突然来临的风险。健全的社会保障可以消除人们的不稳定预期, 从而保证消费动能的释放。 

话题:



0

推荐

王争春

王争春

69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者。长期在金融业工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