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4年,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多项金融管理政策和措施,对金融机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金融市场运行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出台,要求商业银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随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及监管部门监管考核的完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得到逐步改善,资产负债流动性加强,期限错配受到抑制。从流动性监管指标看,流动性比例有所上升,流动性缺口缩小,流动性缺口率接近零。

二是规范同业业务,推进同业业务向标准化产品转移。4月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管理的文件,通过对同业业务资本占用及同业融资余额的规范,对同业业务规模进行限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同业治理在风险审查、统一授信、会计核算、资本占用、风险分类、计提拨备等全流程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经营非标产品受限,向标准化产品转移成为必然,也是今年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量的激增原因之一。资本占用增加也促使商业银行债券融资需求显著增强,金融机构债券发行从品种和规模上都大幅增加,特别是同业存单、二级资本工具及金融债的发行都大幅上升,对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稳定负债、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开辟了新渠道。

三是存款偏离度考核抑制存款季末大幅波动,平抑金融市场流动性及价格。存款偏离度考核从2014年3季度开始实施,季末存款大幅波动有所抑制。银行间市场交易平稳,市场利率平稳下降,拆借和质押式回购的隔夜交易没有大幅度变化,7天期限拆借和质押式回购从7月份开始有所增加,存款偏离度考核可能是影响市场资金需求延长的原因之一。银行间市场交易利率则从7月开始下降,10月初逐步回升。12月15日后,各期限交易利率大幅提升,主要原因受到股票发行冻结资金影响。

四是SLO、SLF、MLF等流动性调节工具多次运用,分别对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和中期基础货币投放。2014年,通过SLO向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投放流动性660亿元;通过SLF向地方法人银行投放3400亿元;通过MLF向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投放数千亿元流动性,并定向支持金融机构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加强MLF利率对市场中期利率的引导。2014年创新推出抵押补充贷款工具,对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抵押补充贷款专项支持其用于棚户区改造贷款的投放。

五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定向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政策。先后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个和0.5个百分点,对银行类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达到一定标准及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3类金融机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鼓励金融机构信贷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倾斜,引导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满足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以及大型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资金需求。

六是采取非对称方式下调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扩大存款浮动范围至1.2倍,并减并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增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推动金融机构定价能力提高。增加200亿元支农再贷款额度,支持金融机构以优惠利率发放支农贷款。从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看,通过定向投放基础货币和实施非对称性降息政策,主动放松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约束,加大基础货币投放,并以较低资金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小微的信贷投放,适度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

话题:



0

推荐

王争春

王争春

69篇文章 4年前更新

经济学者。长期在金融业工作。

文章